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9426阅读
  • 0回复

康乾雍三朝时期的天津二、问津园对天津文化提升的影响

级别: 白丁
    康乾雍三朝时期的天津

二、问津园对天津文化提升的影响


清初康雍乾的100多年,是天津城市发展的一个极大机遇期。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天津不但由明末的一个军事卫所而置州升府,发展成为与当时的扬州等一线城市齐名的大都会,而且成为引领国内文化前卫的文化名城。在这个过程中,天津的一些私家园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康熙朝,出天津城向东北行五里就是锦衣卫桥,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一带。当时的锦衣卫桥地区,是一处名园荟萃、闻名遐迩的文化圣地,而问津园和遂闲堂则是这处名园的代表。据张焘《津门杂记》记载,这处园林是张霖在康熙二十年后营建的。


张霖靠行盐而起家,在天津富甲一方。康熙二十年,张霖以例贡官兵部车驾司郎中。其间,张霖请假回津,在锦衣卫桥附近建造了天津第一座大型园林别墅问津园。据《天津县新志》记载,问津园“园内树石葱茜,亭榭疏旷,垂杨细柳,流水泛舟”。又据高凌霨《志余随笔》说:“沽上园林之胜,张氏首屈一指。”问津园中不但树石葱蒨,亭榭疏旷,垂杨细柳,流水泛舟,而且庭阁中,广置名人字画,鼎彝古器,更显格调高雅。


张霖建成问津园后不久,又在其西南增建了“一亩园”,内有“绿宜亭”、“红坠楼”、“遂闲堂”等多处厅堂楼阁。园内广植名花异草,增设假山藤萝,开荷塘植岸柳,流水锦鱼游动,园林整体优雅闲静,堪称当时的天津第一。


张霖与其弟张霔,还是当时颇具文学修养的官员,尤其张霔的诗词歌赋甚精。张氏兄弟又热情好客,甚爱结交天下英杰,更喜与南北名士诗词唱和。当引得姜宸英、梅文鼎、赵执信、吴雯、朱彝尊、徐兰、方苞等名流来问津园客居,张氏兄弟终日与他们诗文相吟、相伴酒宴,被当时文人学士比拟为月泉吟社、玉山草堂,称为天津的“小玉山”。


虽然康乾时期,天津的城市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及极大提升,但在文化知名度上还不及京师、苏杭、扬州和南京等一线大都市。而问津园和遂闲堂的建成,则推动了天津文化品位的提升,对天津的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此,梅成栋说:“大抵津门诗学,倡其风者,推遂闲堂张氏为首。” 纪晓岚更是指明:“天津擅煮盐之利,故繁华颇近于淮扬。然置卫始于明,置州升府、割河间七邑隶之,亦六七十年耳,故其地古迹颇稀,明以前可屈指数。河海襟带,港汊交通,虽凫汀鹭渚,颇具水乡之胜。....文士往来于斯,不过寻园亭之乐,作歌舞之欢,以诗酒为佳兴云尔。”


除上边介绍的南北名士外,来遂闲堂、问津园逗留的文人雅士还有许多。康熙二十七年,虎卧老人来津拜访张霖,寄居在遂闲堂。主宾诗酒唱和间,他比拟唐代杜甫游长安何氏园林所作十律,赋得十律诗并书写成长卷奉赠给张霖。目前,该长卷收藏在河北博物馆。此外,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在康熙三十年应津门张霖、张霪兄弟之邀,前往遂闲堂作客。张霖雪中宴请石涛,石涛以诗画相赠知音:“君视富贵如浮云,游戏翰墨空典坟。爱客肯辞千日酒,风流气压五侯门。四海鱼樵齐拍唱,归来长铗叹王孙.....。”张霔诗书俱佳,他将自己的诗句用小楷写在扇子上,赠给石涛。石涛以《雪中怀张笨山》记述此事:“眼中才子谁为是,燕山北道张天津.....赠我双箑称二妙,秋毫小楷堪绝伦....”对张霔的人品和艺品评价很高。另,石涛的《游华阳山图》就是在问津园完成的,清代戏剧家洪升的传世之作《长生殿传奇》也是在问津园写成的。


由于遂闲堂、问津园等私家园林,以其浓厚的文化氛围款接了诸多大江南北的名流,使得津门一时之间才人云集。所以,后人评遂闲堂、问津园与元初吴渭的“月泉吟社”及元末顾瑛的“玉山草堂”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这对天津乃至北方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康乾之后,“津沽文名遂甲一郡,成为文物声明之地”,而天津也成为“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的繁华城市,并由此跻身于国内一线文化名城序列。


注1:宋亡入元后,曾官居义乌令的吴渭隐居吴溪,创月泉吟社,请遗民诗人方凤、谢翱、吴思齐等主持。至元丙戌出题征诗,次年初应征有二千七百三十五卷,评选二百八十人,并将前六十名之诗结集,以《月泉吟社诗》为名刊行,集中诗多含追怀宋室得思想。


注2:在中国古代,文人雅集是文人间切磋、交流的有效方式。元朝中后期江南文人雅集颇多,其招集者多以雅好文艺的地方缙绅或富豪充之,玉山草堂的集会是其中较为著名者。玉山草堂的主人是顾瑛(1310—1369年),他十六岁时外出闯荡,在京师经营商业,很快揽下了万贯家财,再回昆山时,已一跃而为苏州地区屈指可数的巨富之一。三十岁后,顾瑛弃商从文,据其《墓志铭》中载:“年愈四十,田业悉付子婿,于旧地之西偏垒石为小山,筑草堂于其址,左右亭馆若干所……总命之曰玉山佳处。”“玉山”为昆山别名,顾瑛所住的朱塘里在昆山西15里,西距苏州50余里,因为濒临界溪,溪上可以泛舟,交通十分便利。一时间,“名卿大夫、高人韵士与夫仙人、释士之流,尽一时之选者,莫不与之游”(注:参见《玉山名胜集》卷一(顾瑛撰,载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之别集类5052)。至正8年(1348年)至14年(1353年)是玉山草堂活动频繁的年代,共举办各种文宴、诗会达五十余次。其间名士齐集,胜流如云,名士如柯九思、陈基、郑元祐、虞集、郯韶、倪瓒、黄公望、杨维桢、王蒙、袁华、张雨、张翥、张渥等均在此停留,前后约有140余位文化人参加,其中包括诗人、古文家、学者、书画家、鉴藏家及助兴的乐师、歌伎、舞姬等,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堪称空前,成为艺林的一段佳话。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对苏州一地采取了经济、文化上的双重钳制措施,大批富民被强令迁至云南、安徽等地,顾瑛“例徙临濠,(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卒,年六十。”(注:参见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卷六十四)。自此,玉山雅集失去了主持人和赞助者,轰动一时的“玉山风”戛然而止,风吹云散。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