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11496阅读
  • 9回复

[原创] 杨家大院的古井

级别: 白丁
 

      看天津台电视节目,提到了老城里的杨家大院,我立刻就想到了那眼古井。


      鼓楼东杨家为天津清末八大家之一,是乾隆年间举人杨无怪(杨一昆)的后裔。杨家大院“四至”为南临二道街,大门坐北;北临鼓楼东大街,后门在此,为一过街楼;东邻大刘家胡同;西邻天津八大盐商之一的姚家大院,以一条狭长的栈道分界,俗称杨家胡同(现称安同胡同,胡同权属杨家所有),至拆迁前一直有杨家后代在此居住。


      杨家大院铺面与住宅相连,从前到后“七进”贯通,直至最后的院落,计有房屋200多间。是以中国传统的“前廊后厦”、过堂、游廊组成的楼房院落与平房院落相结合的建筑群,建筑风格以飞檐斗拱、砖刻木雕为主,辅以欧式的铁艺灯饰,使之浑然一体,在天津老城里堪称是别具一格的大宅门。


      杨家大院近两百年的历史,有许多事情值得一提。其中之一就是在杨家胡同13号(后安同胡同13号)院内,完好的保存着一口明代古井。2001年5月9日,我专程前去拍摄了老井的照片,留作资料。此井深3.15米,井口由一整块汉白玉石制作,雕成两层,上层井口直径0.25米,下层井口直径口0.44米,井壁由青砖砌就,不腐不蚀。上面的汉白玉石雕有二十四个莲花瓣,做工精细完美。据杨家后裔讲此井多少年来清澈甘甜,一年四季不枯不竭,保持在一个水位线上,院中居民一直饮用或洗衣服。井台四周用大青石板镶嵌,北侧的石板被杨宅基石压住二分之一,足见此井存在于杨家大院之前。据专家考证,天津老城里共有七眼古井,现已找到了三眼,一眼在东门处,现新安大厦前厅位置(已填毁),一眼在文庙内,此井便是另外的一眼。


      据说,在罗马,一根当时出土的石柱就依照出土时的样子横在那里,宽阔的柏油马路则绕它而行;在莱茵河上,环形的立交桥凌空而起,跨越一座古老的石桥,既保护了古迹,又能让人们俯瞰古桥的全貌;在北京宣武区牛街北口,一棵百年古槐竟然占据了一座大楼的位置,在许多国家,规划建设的同时,都要考虑与当地的名胜、古迹的相处相融,生怕破坏了自然、人文环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城市向现代化发展是必然的。保护好本已不多的文化遗迹(址),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艰巨任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留、保存好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基因,历史文化基因,以古鉴今,能使下一个世纪和下几十个世纪的后代子孙欣赏、瞻仰我们城市的进步史,是我衷心企盼的一件幸事。


      由此想到,我们可不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比如给近570年历史的吕祖堂留下足够的环境空间;比如建筑老铁桥的辅桥,让车辆行人代步;又比如建设高架公路跨越古建筑群;再比如一批类似平遥古城建筑式的“大院”易地重建等等。尤其是古树、古井,伐掉、填了就再也不能复生,连复制的机会都没有。


      我想,作为天津人的后代,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一点什麽事情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0 5:56:22编辑过]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970-01-01
古井现在保留在老城厢博物馆了吗?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970-01-01
古井的井口在老城博物馆
http://www.tianjinoldcity.com/bbs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1970-01-01

      感谢老九老师为本栏目开篇!杨家大院在2003年拆迁前不少院落保存尚好,这里也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03年老城整体拆迁中被夷为平地,后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加入了不少的现代元素。


      我们的国家在延续了上千年的天朝大国的思想后,在近代由于经济地位由世界第一的排名直线下落至倒数,使得我们将自己视为落后,逐渐的崇洋媚外起来,不仅认为自己的经济落后连带着也要打烂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自尊心受到了空前的打击,再加上我国历来建立新政权的同时都拿毁坏前朝的建筑来显示自己威力的传统,众多的古建、古物就这样在建新惯性、缺失文化自信心、竭泽而渔的发展经济的三驾马车的碾压下而毁掉。


      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地位的提升,政权的基本稳定,国家、人民对自己的自信心逐渐提升,开始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民间的、半官方的、官方的保护活动逐渐的积极起来使我们在形势紧迫的同时看到了一线曙光,但愿这缕曙光更宽广的照亮祖国大地。

http://www.tianjinoldcity.com/bbs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1970-01-01

饮水思源


老城的古井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津人


感谢老九老师通过对一口古井的回忆,为我们再一次展现了昔日老城的一点一滴。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1970-01-01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1970-01-01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1970-01-01
明代老井!原件现在老城博物馆!地下部分很高的一块!为安全起见井口很细,我用铁皮罐头桶打过水,很有趣!小丁的照片较早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7 13:45:22编辑过]
城市记忆的记者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1970-01-01
老九老师开篇,众网友发图忆旧,让此贴图文并茂!
http://www.tianjinoldcity.com/bbs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1970-01-01
我也上一张!

城市记忆的记者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