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津台电视节目,提到了老城里的杨家大院,我立刻就想到了那眼古井。
鼓楼东杨家为天津清末八大家之一,是乾隆年间举人杨无怪(杨一昆)的后裔。杨家大院“四至”为南临二道街,大门坐北;北临鼓楼东大街,后门在此,为一过街楼;东邻大刘家胡同;西邻天津八大盐商之一的姚家大院,以一条狭长的栈道分界,俗称杨家胡同(现称安同胡同,胡同权属杨家所有),至拆迁前一直有杨家后代在此居住。
杨家大院铺面与住宅相连,从前到后“七进”贯通,直至最后的院落,计有房屋200多间。是以中国传统的“前廊后厦”、过堂、游廊组成的楼房院落与平房院落相结合的建筑群,建筑风格以飞檐斗拱、砖刻木雕为主,辅以欧式的铁艺灯饰,使之浑然一体,在天津老城里堪称是别具一格的大宅门。
杨家大院近两百年的历史,有许多事情值得一提。其中之一就是在杨家胡同13号(后安同胡同13号)院内,完好的保存着一口明代古井。2001年5月9日,我专程前去拍摄了老井的照片,留作资料。此井深3.15米,井口由一整块汉白玉石制作,雕成两层,上层井口直径0.25米,下层井口直径口0.44米,井壁由青砖砌就,不腐不蚀。上面的汉白玉石雕有二十四个莲花瓣,做工精细完美。据杨家后裔讲此井多少年来清澈甘甜,一年四季不枯不竭,保持在一个水位线上,院中居民一直饮用或洗衣服。井台四周用大青石板镶嵌,北侧的石板被杨宅基石压住二分之一,足见此井存在于杨家大院之前。据专家考证,天津老城里共有七眼古井,现已找到了三眼,一眼在东门处,现新安大厦前厅位置(已填毁),一眼在文庙内,此井便是另外的一眼。
据说,在罗马,一根当时出土的石柱就依照出土时的样子横在那里,宽阔的柏油马路则绕它而行;在莱茵河上,环形的立交桥凌空而起,跨越一座古老的石桥,既保护了古迹,又能让人们俯瞰古桥的全貌;在北京宣武区牛街北口,一棵百年古槐竟然占据了一座大楼的位置,在许多国家,规划建设的同时,都要考虑与当地的名胜、古迹的相处相融,生怕破坏了自然、人文环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城市向现代化发展是必然的。保护好本已不多的文化遗迹(址),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艰巨任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留、保存好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基因,历史文化基因,以古鉴今,能使下一个世纪和下几十个世纪的后代子孙欣赏、瞻仰我们城市的进步史,是我衷心企盼的一件幸事。
由此想到,我们可不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比如给近570年历史的吕祖堂留下足够的环境空间;比如建筑老铁桥的辅桥,让车辆行人代步;又比如建设高架公路跨越古建筑群;再比如一批类似平遥古城建筑式的“大院”易地重建等等。尤其是古树、古井,伐掉、填了就再也不能复生,连复制的机会都没有。
我想,作为天津人的后代,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一点什麽事情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0 5:56:2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