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形成,必须具备诸多方面的因素。除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外,更重要的是人口集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水平,而城市的特征又集中体现在行政机制的逐渐完善与强化。
天津,据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村落,但西汉时发生了大海浸,成为汪洋一片。史学界一般认为金元十七至谷地名的出现,才是天津地区向城市演变之始。
直沽与大直沽
直沽地名,始于何时?方域多大?明代李东阳撰《天津卫城修造记》云:“天津及左右三卫,其地曰直沽。沽云者,小水入海之名也。盖《禹贡》冀州之域,在天文为 尾之分。战国以前,实海滨荒地。然潞、卫二河相接以入干海,胥此焉。”据此可以认定,直沽的方位就是旧三岔河口。
三岔河口又有效直沽支撑,与大直沽熟先熟后,抑或同时得名,未见史籍记载。
金代设直沽寨,系军事建制,始于何时?没有记载。戊所坐落何妨?《天津县志》称:“直沽在城东三汊河南,海河起处。金以完颜佐为都统戊其地,名直沽寨。”说得很明确。《天津简史》根据《金史》记载的信安海需的漕运情况推论,直沽寨似即信安海需,约在今红桥区西青道一带。
元代延佑3年(1316年),改直沽寨为海津镇。其治所在何处?也未记载。设海津镇与漕运有直接关系。在海上清运开通以后,大直沽成为终点泊岸,元政府为办理漕运事宜,设接运厅、临清万户府于大直沽,史籍上有明确记载。临清万户辐设于1290年,海津镇设于1316年,晚了二十多年,是有可能设在大直沽的。
大直沽地名,始见于《元史.食货志》:“太宗丙申年,初于白陵港、三岔沽、大直沽等处置司,设熬煎办,每引有工本钱。”太宗是蒙古窝阔台汗的庙号,丙申为1236年。这一记载包含两条历史信息:一是南宋时期已有大直沽地名,而实际上可能更早些;二是大直沽人以熬盐为业。
大直沽方域范围有多大?未见史籍记载。五十年代在今南京路与大沽南路交口地方发掘一墓葬。墓碑刻有“奉柩于静海大直沽河西祖茔之次”字样,似乎大直沽范围超过海河连今南京路一带也包括在内了。
总之,在天津设卫之前,直沽应是天津的泛称。至于当时的经济政治中心,史学界多倾向于在小直沽。从明清许多诗人描写三岔口、小直沽的大量诗篇中,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二、大直沽与海运
大直沽的早期开发,始自海上漕运。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财政供给主要取自江南,特别是粮食,都自江南运来。
漕粮原来主要有内河背运,海运以直沽为张望点,然后在境内和转运大都。运抵直沽何处?一般理解为小直沽,我则认为泛指直沽,既包括大、小直沽。理由:几十艘海船靠岸,不是三岔口一处可以容纳的;大直沽的河道水深与泊岸条件要比上游的小直沽好些,不大可能舍优而就烈。从后来元政府设接运厅与临清万户府选址在大直沽,也说明大直沽的泊岸条件优于小直沽。
海运首航成功,河运航线逐渐被放弃。经过多次的海上航行实践,航行时间越来越短,运载的粮食也逐年增加,据统计,到至元27年(1290年)运量已突破百万石,繁盛时期的年运量多达二、三百万石。浩浩荡荡的粮船停泊在大直沽河岸,通过繁忙的卸载、存储与转运,必然改变大直沽的经济生活与社会面貌,带动周围地区的商贸活动,这样,逐渐创造了城市形成的条件。
三、大直沽天后宫
在元代中叶即设置海津镇的前后,大直沽已经相当繁盛了,其重要标志就是建立了天后宫(初建时名天妃灵慈宫)。
大直沽天后宫建于何时?据目前见到的资料所载,很可能是天津的第一座庙宇,起码也是最早者之一。
天后宫供奉的是护航女神林默(江南一带称马祖),其所以建在大直沽当然与漕运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足以说明建庙是海上航运的频繁与海上风险的增多,为祈求神佑乃有建庙至迫切需要,必然是洪洞大直沽的一件大事。
现存的东门外天后宫,建于元泰订3年(1326年),晚于大直沽天后宫10年左右。为什么在小直沽在建一座天后宫?很显然,小直沽天后宫靠近三岔河口,便于粮食转运,此其一;各地物资多集散于此,便于漕运返航时采购货物,此其二;居民比较稠密,便于造成祭祀与酬神活动,此其三。这样。小直沽的地位相对有所削弱。但可以肯定,不会冷落下来。因每次漕船多达百艘以上,在海河岸边一字摆开,舳舻相接,绵亘十余里,肯定依旧相当繁盛。
由于大直沽天后宫建造在先,可以推论,漕运码头是从大直沽向小直沽方向扩展的;也就是说,大直沽的漕运地位更重要一页。据记载,每次漕运卸载需耗时一两个月,这期间当是大直沽商贸活动的旺季。
此时,天津尚未命名,更未筑城。天津置卫筑城在明永乐二年(1404年),晚于大直沽繁盛时期百年左右。后来卫城所以选址在小直沽,盖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地位与政治因素都优于大直沽,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我认为,远在七百前,大直沽在经济上、行政机制上、宗教文化上的发展规模,已初步形成城市模式,可视为天津城市发展的先驱。在研究天津城市发展中,大直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是应予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