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9937阅读
  • 1回复

倪先生应天津老城网之邀接受《每日新报》记者专访

级别: 管理员
       曾经世居老城里的倪先生应天津老城网之邀接受《每日新报》记者专访,以下是刊登在3月30日每日新报上的专访,在这里再次感谢倪先生的支持!
生活在老城厢的“第八代” 还原老城旧事
最亲切 走街串巷吆喝声(图)

作者:新报记者 劳韵霏 摄影 新报记者 谷岳

2011-03-30     天津网-数字报刊
    
                鼓楼右侧是倪大爷的家
     倪大爷年轻时在院里做家具  (资料图片)


  日前,每日新报联合老城厢邻友联谊会,一起征集网络“口述博物馆”资源,很多读者积极参与。这些读者大多在老城厢生活了很多年,甚至世代居住在老城厢。在读者的讲述中,600多年历史的老城厢特有的生活方式呈现在眼前。

  如果您祖辈居住在老城厢,了解某条胡同、某个大院的故事,如果您清晰地记得老城厢某片区域的样子,如果您记录过某种已消失的民俗习惯,或者还能模仿当初的吆喝、保存着民俗物件……都可以和我们联系,网络“口述博物馆”初步建立在网络上,通过口述采访的方式,在网络上还原老城厢原貌,全方位记录老城厢的民俗。

  60岁的倪岩老人出生在老城厢,算来已是生活在老城厢的第八代了。“听爷爷说,我家清朝是个官宦人家,从南方来到天津。”

  虽然已经搬出老城厢多年,倪大爷依然记得老城厢的点点滴滴。“鼓楼东门里旁边的一片砖墙里就是我的家。”倪大爷拿出照片,指着鼓楼旁的一排房子,很是骄傲,他的家就是倪家大院,旁边有金家大院、宋家大院,如今已是老城博物馆的徐家大院……

  除了建筑物,老城厢里的生活方式也是倪大爷记忆犹新的。他记得家门口有个杂货铺,建国前百姓买东西都是记账,“一个蓝布皮的本,叫札子,每次买东西就在札子上记下,每个月结一次账。”

  倪大爷小的时候还没有自来水,每天都会有人拉着水车串胡同卖水,2分钱一挑。城里的水铺卖的是开水,老城人都会记得拎着暖壶去打水的情景,边打边和街坊聊天。

  吆喝声是老城里特殊的生活元素。“摇拨浪鼓的是卖针的,拨响了唤头的是剃头的来了,吹着‘嘀嗒嘀嗒’喇叭声的是磨剪子的,每年春天,高高壮壮的‘螃蟹刘’都会提着竹篓串巷子卖螃蟹,‘鸭子王’也会每天提着提盒走街卖做好的野鸭……”倪大爷说,想起这些都很亲切。

  最让倪大爷感触的还是老城里的邻里关系,“那时家家户户都不锁门,院子里有个80多岁的佟老太太,每家的钥匙都在佟奶奶家放一把。”倪大爷记得,把自己的孩子放到邻居家吃饭,是最平常的事了。倪大爷很怀念原来的老邻居,不知道大家生活得怎样。

  新报记者 劳韵霏 摄影 新报记者 谷岳

http://www.tianjinoldcity.com/bbs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3-31
鼓掌鼓掌!!!!!!
相信通过这个渠道咱们口述博物馆的“藏品”会越来越丰富的!顺便插一句城厢拆迁后通过显露出的点滴文物可以印证老城里早期大宅门相当一部分来自南方!
城市记忆的记者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